第(2/3)页 砰砰砰—— 不少专家们的小心脏又开始跳了起来。 难怪. 难怪组织上会把陈怀瑾、沈忠芳等几位通天代调去陇右进行导弹研发,原来是为了这件事儿啊 接着很快。 一位坐在靠窗位置的中年男子举起了手: “厂长,我有一个问题。” 李觉见状很是客气的与他一点头: “有功同志,请说。” 这位中年男子叫做王有功,容貌和身材都很平凡,不过特殊的地方在于他的左眼带着个类似海盗似的黑色眼罩——王有功目前负责的是流体实验,他的眼睛就是在一次实验事故中失明的。 如果说基地里有谁的名字和贡献最契合,那么王有功显然是其中之一。 随后王有功从位置上站起身,对李觉问道: “厂长,如果我们要做两弹结合实验的话,那么战斗部的核弹头数量几个?当量多少?” 李觉先是看了眼台下的钱五师,又把目光投向了王有功: “核弹头数量只有一个,当量大概17万吨上下。” “17万吨” 王有功在心中飞快的盘算了一下数字,方才缓缓点了点头: “这倒还算合理。” 大于之前拿出的小型化氢弹当量是439.6万吨,体积大概是3.7x1.5的椭圆形,在保证零部件结构的情况下将当量缩减到17万吨,氢弹的体积差不多也能精简到导弹的战斗部内。 接着王有功想了想,继续问道: “那么厂长,这次两弹结合实验的目标射程是多远?” “如果我没记错的话.您刚才说的是上千公里级别?” 李觉爽快的点了点头,继续在刚才画出无名岛屿的地图上选了个更远的位置: “根据钱五师同志他们的推算以及组织上的反复讨论,最终决定我们这次两弹实验的射程是.” 说道这里,李觉顿了几秒钟,嘴里吐出了一个数字: “7777公里,地点位于南太平洋。” 唰—— 随着这个数字的出口,现场再次迎来了一阵寂静。 坐在李觉不远处的徐云同样下意识握紧了面前的钢笔,内心有浪潮在汹涌澎湃。 尽管他不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数字了,但此时依旧无法保持平静。 要知道。 军事领域对于导弹的射程是有很严格的划分的。 按照一般的定义。 地对地导弹按照射程的远近分为短程、中程、远程以及洲际。 短程的射程在1000公里以下,中程射程1000~3000千米,远程3000~8000千米,洲际则在8000千米以上。 而眼下兔子们实践的7777公里已经无限接近于洲际导弹的范畴了。 没错。 兔子们是故意的——故意不突破8000公里。 一来是因为虽然有着诸多外挂级别的辅助,兔子们在两弹结合这块取得了比原本历史中更加惊人的成果,但这个上限距离能够打到海对面本土依旧有些距离。 根据钱五师他们的计算。 如果兔子们全力研发,导弹的射程大概可以拓展到10300公里左右,然后就到顶了。 这个距离看起来很远,但依旧碰不到海对面本土。 既然理论上打不到海对面本土,那么追求极限就没有意义了。 更别说这个发射距离属于一个极大值,对于没有任何前置试射经验的兔子们来说其实存在一定风险。 万一发射过程出现什么意外,那就属于给三弹齐爆添堵了。 与其如此,还不如求个稳 第二个故意的原因则是兔子们的一贯做法,就和后世兔子们坚称自己还是发展中国家一样,钱五师他们卡着远程和洲际的这条线,对外的说法就能是“我们只掌握了远程导弹的技术”。 尽管这种说法谁信谁傻哔,但一定程度上确实能起到神秘学的效果。 第(2/3)页